文班亚马的用法,扬尼斯大战亚历山大,日本男篮的姿态
東道主法國男籃一度5分鐘得瞭5分,第一節15比23落後巴西。
後三節打瞭一個63比43。又贏瞭。
面子的最佳,是老隊長巴圖姆與文班亞馬並列全場最高的19分。
裡子的秘密,是文班亞馬和戈貝爾雙塔拆開。
法國自帕克退役後,長人輩出缺少後衛的問題,此前寫到過瞭。
法國出瞭文班亞馬,卻不再出帕克瞭?
法國對巴西首發:NBA年度防守球員戈貝爾+年度新人文班亞馬,216公分+224公分的雙塔。
巴西的王牌:41歲的老隊長控衛胡爾塔斯,當年和帕克鏖戰過來。
然而恰是巴西這個小陣容,打得法國措手不及:巴西一開場就半場緊逼,阻絕法國隊接球;逼得法國第一個投籃,是224公分的文班亞馬三分線外艱難擺脫,強投不中;41歲的胡爾塔斯推反擊一個拋射,劃過文班亞馬指尖,再一個擋拆中投。
全場巴西氣勢最高的時刻,是198公分的若奧·卡多索,先後場阻絕球,扛倒文班亞馬,抄球得手;反擊,空接,頂倒戈貝爾,2+1,仰天怒吼。
推倒雙塔,熱血心胸。
然後法國變陣:戈貝爾下去瞭,亞佈賽萊上來。
從此,法國開始大幅度減少雙塔。
而當雙塔在陣時,也開始逢擋拆換防。
法國缺後衛一目瞭然,而戈貝爾導致的雙塔擁擠問題,本季森林狼也遇到過。法國換上瞭壯碩的亞佈賽萊,譬如森林狼換上瞭納茲·裡德:單塔就夠瞭,得起速啊。
上瞭亞佈賽萊後,法國也能使出換防瞭,也能強側三夾二瞭。法國靠文班亞馬的半場14分追上,終於弗尼耶遠射反超。第三節,法國隊換防結合外圍施壓,戈貝爾兩次反擊得手:提速,讓戈貝爾跑起來,別讓他在陣地戰遲滯進攻。
於是巴西撐不住瞭。
梅因德曾被說是巴西的路易斯·斯科拉,但他也不以橫肉見長。巴西真能與法國隊肉搏的內線是費裡西奧,但法國不是雙塔時,空間拉開,費裡西奧沒啥發揮餘地。
反過來,胡爾塔斯畢竟41歲:第三節巴圖姆有意錯位追打他。反過來當法國雙塔用換防時,戈貝爾會直接到三分線追胡爾塔斯,胡爾塔斯試圖轉移弱側,文班亞馬完成弱側抄球。
這場比賽酷似森林狼本季屢次出現的場景,“戈貝爾+唐斯不靈,那就用裡德替下他們其中一個”;而法國的問題也和森林狼類似:雙塔,但缺後衛。以至於第三節多次反擊,是由文班亞馬在帶著跑。
畢竟,森林狼還有愛德華茲的年少熱血;而法國的持球,得靠35歲、哪怕巔峰期也不那麼喜歡持球攻的巴圖姆。
加拿大男籃最後一分鐘,靠亞歷山大的中投,靠砍揚尼斯罰球不中,險勝瞭希臘男籃。
希臘34號揚尼斯竭盡全力的34分。
加拿大的破綻也出來瞭。
希臘開場5分鐘,被加拿大打瞭個19比7。有個球極典型:後衛沃卡普拿球叫掩護,加拿大連續三個換防:
——上季NBA防守陣容選票第11多特。
——上季NBA防守陣容選票第15亞歷山大。
——上上季NBA年度第二防守陣容狄龍。
想捏軟柿子?每個都很硬。
加拿大的外線,厚到這個地步:賈馬爾·穆雷,2023年NBA總冠軍球隊二當傢,在他們這裡打替補。
但希臘也不是沒可乘之機:先利用揚尼斯的內切威脅,吸引瞭加拿大強側堆疊,然後快速輪轉弱側。帕帕尼克勞簡直就是希臘的英格爾斯,指揮若定,親自遠射。
因為加拿大後衛線溢出,穆雷都當替補;中鋒卻是獨行俠都不肯用瞭的鮑威爾。奧利尼克上來,站不穩。
希臘針對這一點,開始佈置攻防。攻利用揚尼斯的內線破壞力,吸引加拿大的弱側夾擊;防則全隊到處施壓輪轉,揚尼斯負責掃蕩。有機會就提速。加拿大也沒法子:狄龍、多特甚至穆雷都去對位過揚尼斯瞭,但內線沒法子。
希臘第四節有過兩次機會。一次是68比72時,揚尼斯包攬攻防,但到此體力用盡,最後空籃瞭,放籃不中。
回頭托裡奧普洛斯三分,直接被亞歷山大蓋掉。
加拿大用亞歷山大找揚尼斯單挑,擺脫不出機會:當時揚尼斯鋪天蓋地蜘蛛網,讓我想到KG當年鎖皮爾斯。但希臘其他人罩不住加拿大的三分球。揚尼斯下去喘口氣,加拿大一口氣領先到80比68。
然後揚尼斯歸來,一口氣追到78比80——先是內線要球,挨夾擊罰球,隨即背打穆雷底線翻身扣籃;他掃蕩擴防後,又利用加拿大的夾擊給籃下;之後穆雷紮進人堆裡失手,揚尼斯反擊,托裡奧普洛斯假動作上籃,萊爾斯被抄,揚尼斯扣籃追到78比80。
——全都是揚尼斯的內線存在感。
然後亞歷山大一個上籃,82比78;揚尼斯被砍,第一罰失手。
比賽至此大局遂定。
加拿大全場領先,但最後是靠著亞歷山大的一攻,揚尼斯的罰丟,才贏瞭比賽。
希臘全隊靠揚尼斯支撐,揚尼斯自己34分之外,還利用威懾力讓帕帕尼克勞、托裡奧普洛斯、沃卡普們有飯吃。
加拿大的外圍防守群,是雷霆加強版:多特+亞歷山大+狄龍,美國隊看瞭估計都饞,然而內線隻有鮑威爾。
簡直像外線全面弱化版的雄鹿,對陣內線沒有切特的雷霆。
於是加拿大天賦碾壓的局面,硬生生被揚尼斯追進最後一分鐘。
世界冠軍德國男籃97比77贏瞭日本。
以前覺得瓦格納像特科格魯,現在越看越覺得,籃球之神把杜蘭特拿過來一拆,持球突破的那半變成瞭瓦格納,高跳強投的那半變成瞭小波特。
日本男籃第一節後半和第二節後半,靠全隊單側瘋狂施壓+緊急輪轉,咬住瞭德國。
施羅德的持球,隻能靠轉弱側和泰斯內切牽扯才有機會。瓦格納靠靈巧鉆空得分,但德國弱側無法保證拉開空間:邦加和泰斯一旦被輪轉到位就悶。
所以德國隊撬日本很難。
而且日本並不依賴八村——實際上本場八村打得相當不好。他是場上視覺最強猛的人,但打得極愣,攻眼裡隻有籃筐,守補防後知後覺:19投4中,在FIBA世界裡獲得球權後,他靠譜的隻有提速襲籃。
比起八村這一腦門子的打法,渡邊的幾個錯位強攻選擇很對。霍金森簡直是日本巨柱,還多次纏住瞭德國隊內線。日本隊輸在瞭第三節德國的對球施壓上:那段日本隊一度隻能靠八村的肉體強攻開局面,但德國自己也打得並不舒服。
至少在前兩節半,日本隊打得像支現代球隊。
最動人的,還是河村:172公分的身高,半場三分球當常規手段在用。堅韌不懈,換防巨人,幫扶隊友,宮城良田+宮益的現實版。普通人身高籃球手的終極模版。
“不隻是靠歸化的天才,172公分的後衛也在努力呢!”